一路是爱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45|回复: 0

[知识小贴] 2/3的心碎综合征是在重大情绪事件后发病

[复制链接] |主动推送

20

主题

0

回帖

1

积分

一级会员

Rank: 1

积分
1
发表于 2019-1-18 18:33: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生活中,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一种经历:不管是伤心、难过还是生气,人们常用“心都碎了”来形容。虽然这是对悲伤情绪的夸张说法,但现实中,因过度悲伤等情绪引发心脏病、甚至猝死的情况并不少见。

其实,这种由悲伤或震惊所引发的胸痛、憋气和唿吸短促等一些类似于心脏病的症状称为心碎综合征。但并不是真的心碎了,只是这种痛起来的感觉,就像心真的碎了一样。

着名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曾刊登过一个病例:一位61 岁女士,宠物狗死了,情绪波动较大,之后出现了严重急性胸痛发作而到急诊就诊,最终被诊断为心碎综合征。

除了人类,动物也会得心碎综合征。美国塔夫茨大学医学院姜楞教授在讲课时,曾经讲过一个故事:为了捕捉新居的老鼠,姜楞教授在房间里布置了一个捕鼠夹捉鼠。一日早晨,她发现捕鼠夹夹死了一只大老鼠,周围还躺着3 只已死的小老鼠。这些小老鼠是被吓死的,就是死于心碎综合征。

虽然心碎综合征在临床中并不少见,但其诊断和治疗仍存在争议。近日,《欧洲心脏病学》杂志发表了《心碎综合征国际专家共识》,共识介绍了心碎综合征的临床特征、诊断标准、病理生理学和它的诊断、预后、管理。

精神刺激是首要诱发因素

心碎综合征是一种突发的非缺血性短暂心肌收缩异常的疾病,其中有大约三分之二的患者在经历了重大情绪事件(如爱人身亡、离婚、分手等等)后发病,并进而导致急性心衰、恶性心律失常、心室破裂等。

从发病原因上,精神刺激作为心碎综合征的一个重要诱发因素,已获公认。国际一项多中心回顾性研究发现,20%的心碎综合征患者发病前有精神方面的刺激,例如亲属的意外伤亡或激烈的争吵。特别是当急性发作时,极易出现类似心脏病的症状,如急性胸痛、唿吸困难或晕厥等。

对这些“悲催”问题的发生,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心脏病专家亨特·钱皮恩给出的答案是,当遇到过量或突如其来的情绪压力时,人体会释放出大量的肾上腺素及其他化学物质,并流入血管。这些物质对心脏来说俨如毒素,会影响肌肉的正常活动,或令毛细血管收缩,减弱心脏跳动能力,造成类似心脏病发作的症状。

女性患病率是男性的7.5倍

心碎综合征的病理生理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但大量证据显示,交感神经激活是发病的核心机制。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找到诱发该病的情绪或躯体因素。值得注意的是,男性患者躯体压力事件更多见,而女性患者则容易受到情绪诱因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该病多见于绝经期妇女,女性平均患病率是男性的7.5 倍,其中55 岁以下女性的患病率是同龄男性的9.5 倍,55 岁以上女性的患病率比年轻女性高3 倍。其中43%的患者伴有高血压,11%伴有糖尿病,25.4%伴有高脂血症,吸烟者占23%。该病属于功能性疾病,一般没有器质性的改变。随着患者情绪逐渐平稳,一般2~4 周就能恢复。不过如果对心碎综合征处理不当,严重时可发生心搏骤停、唿吸停止,出现猝死。

心碎综合征的诊断常常具有挑战性,因为其临床表现、心电图异常以及生物标志物缺乏特异性,与急性心梗非常相似。目前缺乏一种良好的、可靠的非侵入性工具以帮助该病的快速诊断,左心室造影被认为是排除或确诊心碎综合征的“金标准”。

心碎综合征的发生和性格有关

现代医学早已证明了人的精神、思维只由大脑控制,与心脏并无直接联系。但是,心脏与人的心理究竟有无关联呢?研究表明,心理因素对心碎综合征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

中医古籍中提到“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是七种正常的情绪反应,如突然的、剧烈的或长期的精神刺激,情绪反应过度强烈或持久,则七情过度,就会影响内脏功能,使气血调节功能紊乱而致病。

在现代社会中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的疾病显着增多,不少学者提出医学模式应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发展。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身体疾病,谓之心身疾病,我们这里所讨论的心碎综合征就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心身疾病。

心碎综合征的发生与人的性格有关,性格是一种复杂的心理因素。美国学者最早将人的性格分为A型和B型。A 型性格表现为急躁,易冲动,缺乏耐心,强烈的时间紧迫感,争强好胜等;B型性格为从容不迫,耐心容忍,不争强好胜,会安排作息。A型性格容易患心碎综合征。

产生不良情绪需适度派遣和发泄

心病还需心药医。预防和治疗心碎综合征,关键还在于心理调节。心碎综合征的发生都是精神上受到重大打击,或工作生活中的巨大压力,造成心理上强烈的刺激而引发。因此,要掌握释放压力的方法,缓解精神紧张,当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时,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更要有健康的心理作抗衡。

在日常生活中,谁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一些不顺心的事情,首先要尽量避免人为地引起伤心痛苦的事情发生,同时应善于调节自己的心态。善于控制和调节情绪的人,能够及时消解、克服它,从而最大限度地减轻不良情绪的刺激和伤害。

另外,过度或勉强的“喜怒不形于色”也不可取,这是因为强行压抑情绪的外露,会给人们的生理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因为情绪中的声调、表情、动作的变化、泪液的分泌等,可以被意志所控制。心脏活动和血管、汗腺的变化,肠、胃、平滑肌的收缩等随着情绪而变化,却不受人们主观意志的控制。那些表面上看来似乎控制住了情绪的人,实际上却使情绪更多地转入体内,给体内器官带来损害。

如果不良情绪已经产生,而暂时又无法消除,就应当通过适当的途径排遣和发泄,千万不要闷在心里。要帮助悲伤者认识到哀恸情绪和有关行为都是正常的,并鼓励他们适度表达。及时释放不良情绪,对心身健康也是有益的。

一旦遇到亲友亡故、婚姻破裂、失恋或其他的情感打击而感到巨大悲痛,应该找人倾诉,或者大哭一场。美国生物化学家威廉·弗利博士发现,动情而哭时,会分泌更多的激素和神经递质,有助去除体内因负面情绪而分泌的化学成分。

美国哈特麦斯学院的罗琳·麦克拉在研究“情绪健康和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时发现:类似爱、感激和满足这样的情感,都会刺激脑下垂体后叶激素的分泌,会使神经系统放松,减轻压抑感,体内各组织的含氧量也会显着增加,就像经过康复治疗一样。心电图还显示,人在心怀感激时,脑部和心脏也有同步电流活动产生,从而使相关器官的运转更加有效,心绪也会更加舒缓宁静。






手机版|小黑屋|一路是爱论坛

GMT+8, 2024-11-22 02:53 , Processed in 0.07121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