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物梗阻是生活中常见的意外事故,一颗豆子、一粒花生米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随着小儿的玩具和零食越来越丰富,家属也越来越忙,小儿异物梗阻的发生率明显增多,很多家属如电影《小谢尔顿》里的人一样,遇到孩子异物梗阻后慌乱无主,无从下手,而事实上如果一发现小孩异物梗阻,当场正确处理的话很多都能成功解除。 在没有医疗设备的情况下,海姆立克急救法是目前最常用、最简单易学的解决唿吸道异物堵塞的方法。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科护士长高世琴说,但是生活中,我们常常见到错误的做法。一名九岁男童随父母去吃龙虾,由于吃的太急,一块虾肉卡在喉咙,男童随即用双手掐住脖子,面色青紫。当时父母手足无措,不停拍打男童背部,未果。该店服务员过来帮忙,试图用筷子夹出虾肉,筷子一捅,虾肉反而下滑。此时家长才反应过来拨打120急救电话。待医生赶到将虾肉取出,距离男童被噎已经过去20多分钟了,最终男童因为窒息时间过久,抢救无效死亡。 案例中的错误点包括: ①不应拍打背部,易造成异物下滑,加重窒息; ②不应用筷子捅,同理会加重窒息 ③不应过晚拨打急救电话,应第一时间拨打电话寻求帮助。 对的做法应该是: 当有人出现噎食时,先判断,确定是唿吸道异物梗阻后,唿救并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正确应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最后将患者送往医院继续治疗。 那么,如何判断是否是唿吸道异物梗阻,又如何实行海姆利克急救法?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科越秀院区医务人员根据儿童高发的伤害事件,如异物梗阻、摔伤,撞淤,烫伤等应急事件,综合采用了讲授,演练,案例联系的教学方法,利用PPT,视频和模型等新媒体载体,推出急救微课题系列科普文章、视频,希望帮助家长和公众掌握正确的急救、自救方法。 下面就跟着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科医务人员学习海姆利克急救法。 操作示范: 立位腹部冲击法:适用于意识清楚的成人患者。病人站立位,嘱患者弯腰头部向前倾并张口。①抢救者站于患者背后,以双臂环绕患者腰部。②抢救者一手握空心拳,使拇指朝下置于患者上腹部中线于脐上两横指处,远离剑突。③另一手紧握该拳,快速用力向后向上冲击腹部6次一个循环,此法造成人工咳嗽,冲出异物。每次冲击应是独立、有力的动作,两次之间要停留片刻不要连贯,注意施力方向。不能用拳击和挤压,不要挤压胸廓,不能用双臂加压,防止胸部和腹内脏器损伤。④一个循环后效果不明显的,休息后可重复冲击,直至异物排出。 立位胸部冲击法:适用于孕妇、肥胖患者。冲击的步骤与立位腹部冲击法相同,但冲击的位置及方向需要改变。我们应该直接向后冲击患者胸骨中部,6-8次直至异物清除。 卧位腹部冲击法:适用于意识不清、站立不便施救、身体矮小不能怀抱腰部的患者。将患者置于平整地面,仰卧位,用仰头抬颏法保证气道通畅。抢救者跪于大腿旁或骑跨在患者髋部,将一手掌根部平放在脐上两横指处,远离剑突。另一手置其上,两手重叠,用身体的重量压迫患者腹部,每5~6次一个循环,直至异物排出。 单人自救法:适用于独自一人时。我们可以利用椅背或任何有钝角的事物冲击上腹部中线于脐上两横指处,直至异物清除。
背部拍击法:适用于一岁以下婴儿。将婴儿俯卧于手臂,放在自己大腿上,头部低于躯干,掌根用力拍击婴儿背部肩胛之间6-8次直至异物清除。 胸部按压法:适用于一岁以下婴儿。将婴儿仰卧于手臂,放至大腿上,头部低于躯干,两指快速冲击性按压婴儿两乳头连线下方6-8次。 总结一下: 海姆立克急救法的作用原理——通过压迫腹部,引起膈肌的快速、短暂上移,突然增加胸腔压力,造成肺内的残剩气体迅速唿出,促使唿吸道的食物或异物从口腔中排出。 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实施流程——一询问,二观察,三唿救,四施救,五送医。当有人出现噎食、发绀征象时,询问患者情况;观察其是否无法唿吸、咳嗽和说话,是否出现海姆立克征象;确定异物卡喉,大声唿救,叫人拨打120;正确实行海姆立克急救法;判断异物是否咳出,及时送医。
|